據(jù)英國《衛(wèi)報》網(wǎng)站11月27日報道,研究人員呼吁藥品制造商給藥品提供有清晰鹽含量的標簽。他們發(fā)現(xiàn),數(shù)百萬人服用高鈉的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維生素C等藥物后,有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大幅增加。 鄧迪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小組表示,按照每日最高用量服用一些藥品,不用從食物中另外獲取任何鈉,鈉的攝入量就已經(jīng)超出了建議每日攝入量。他們提醒,市民要留心含鈉的的可溶片和泡騰片的安全性,并且只有當治療效果良好,副作用小的情況下醫(yī)生才能給患者開藥方。 這項研究跟蹤調(diào)查了約120萬名患者,耗時七年之久。主要研究藥物類型為泡騰片,分散片和可溶片,藥物包括: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維生素C、鈣片、鋅片和胃復安。研究發(fā)現(xiàn),和服用不含鈉藥物的患者相比,服用含鈉藥物的患者心臟病發(fā)作、中風和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幾率增加16%,高血壓患病率增加7倍,過早死亡的幾率增加28%。 雖然許多常用的處方藥通過添加鈉鹽來提高吸收效果,但是其副作用卻鮮為人知。阿司匹林能夠抗血栓,降低心臟疾病或者中風的風險,但是不能將其作為預防性藥物,而且沒有心血管問題的人群不建議服用此藥物。 雅各布·喬治是鄧迪大學臨床藥理學的高級臨床講師和名譽顧問,同時也是此研究的領(lǐng)導者。他說:“這些藥物在超市和柜臺就可以輕松買到,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都在購買這些藥物,這存在很大的潛在威脅?!?br> 眾所周知,高鹽攝入量會增加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風險。英國心臟基金會的MikeKnapton說:“我們要明確認識到這一點,這項研究適用于經(jīng)常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這并不意味著偶爾服用這些藥物會損害心臟健康。要想知道在柜臺購買的藥品是否會有同樣的風險,我們還需要關(guān)于非處方藥的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