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診》: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實踐證明控煙和戒煙不僅可使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下降,也可減少很多相關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您認為吸煙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存在怎樣的聯系? 周建慶教授:相關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原因中,煙草的使用及二手煙的暴露約占10%,全球大約37.6%AMI歸因于吸煙,我國20%ACS和11%急性缺血腦卒中歸因于吸煙。1. 吸煙和冠心病關系。吸煙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Willett等對119,404例女性護士隊列中的冠心病發(fā)病率進行了前瞻性的評估。分為吸煙1~14支/天、15~24支/天、25支以上/天和不吸煙4組,隨訪6年以上。發(fā)現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發(fā)生致命性冠心病的風險顯著升高,并隨每日吸煙量而增加。2. 吸煙和心力衰竭的關系。一項研究納入了2125名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73歲,女性占70%,白種人占54%),平均隨訪9.4年,231人(10.9%)發(fā)生了心力衰竭。在現時吸煙者中,心力衰竭的發(fā)病風險并不與吸煙者的累積吸煙指數相關。相比之下,曾經吸煙者的發(fā)病風險與其累積吸煙指數相關。與未吸煙者相比,累積吸煙指數最高者發(fā)生心力衰竭的風險增高了68%。3. 吸煙和高血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吸煙即刻就可引起心率、血壓增加。Cryer等人研究證實,吸煙誘發(fā)血壓和心率升高歸因于腎上腺能機制,而這種效應主要是由尼古丁介導的。尼古丁促進腎上腺髓質和神經末梢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導致心肌β1受體激活后的心率增加和心肌收縮力增強。通過α受體介導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從而升高血壓。戒煙1年內冠心病的風險即可降低50%;戒煙5年內,中風或腦溢血的風險可以降低到與不吸煙者相似的水平;戒煙15年內,冠心病的風險可以最終降低到與不吸煙者相似的水平。 《門診》:從兩者聯系來看,您認為控煙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建慶教授:控煙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減少吸煙者以及被動吸煙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上述提到的戒煙可以使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36%。被動吸煙同樣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被動吸煙可使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增加25%~35%,即使短暫至數分鐘或數小時的被動吸煙也能產生和長期主動吸煙相似的危害。CARDIO2000研究結果顯示,對于在家中接觸二手煙的被動吸煙者,其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增加97%,被動吸煙者發(fā)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對危險性增加50%,并指出每134名被動吸煙者中有34人將會發(fā)生冠脈事件。Teo等研究發(fā)現被動吸煙者發(fā)生心梗的危險性與二手煙接觸量有關,如每周接觸二手煙時間為1~7小時,則發(fā)生心梗的相對危險度為1.24,當每周接觸時間超過21小時,則相對危險度升高至1.62。 《門診》:對于一些特殊疾病,在控煙方面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您認為在心血管領域,哪些疾病在控煙方面存有這樣特殊要求,其特殊的原因在哪里? 周建慶教授: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吸煙者冠心病發(fā)病時間提前,急性心肌梗死較非吸煙者早發(fā)10年。Yildirim等研究發(fā)現,吸煙者冠心病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3倍左右,但是40歲以下的年輕吸煙者罹患冠心病風險明顯增加,可達不吸煙者的7倍。吸煙對早發(fā)冠心病的預后有不良的影響,年齡35~39歲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吸煙者達到80%,其中男性吸煙者發(fā)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達到同年齡非吸煙者的5倍。吸煙是中青年心肌梗死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可控的最重要疾病危險因素,對于年輕患者,控煙長期效應尤其明顯。 《門診》:宣傳戒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社會工作。國際成功控煙實踐充分證明,醫(yī)師是幫助吸煙者控煙和戒煙的主力軍。您認為醫(yī)師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控煙的實踐中具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周建慶教授:馬克·吐溫有句名言:“戒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我已經試過上千次了?!辫b于戒煙的困難性,吸煙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以及戒煙所帶來的心血管疾病的獲益,醫(yī)師有責任幫助患者戒煙,并且應該成為控煙行動的先鋒。在臨床實踐中,要有意識大力開展吸煙危害的宣教工作,應以心理輔導為主,輔助戒煙藥物的應用,科學、合理、有步驟地幫助患者戒煙。醫(yī)院設立戒煙門診可以為戒煙者提供專業(yè)的指導、長期的隨訪、監(jiān)督和管理,這有利于戒煙成功。加強對戒煙門診的宣傳,及時、有效地分流患者到戒煙門診就診,使患者得到專業(yè)的指導,解決戒煙過程中出現的不適并及時調整戒煙策略,最終使得戒煙成功。 《門診》: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醫(yī)學專家和醫(yī)師都非常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為醫(yī)院領導,同時又作為心血管領域專家,您認為應采取哪些具體的措施減少吸煙的危害? 周建慶教授:作為醫(yī)院層面,除了為想戒煙的患者提供專業(yè)指導以外,包括戒煙門診的設立,幫助患者在戒煙過程中的心理輔導,提供有效和安全的輔助戒煙手段,使患者能科學地、堅持不懈地將煙癮戒斷。建立無煙醫(yī)院是控煙的重要措施,包括設立專門吸煙區(qū),禁止在各種醫(yī)療場所及室內吸煙等。各類學術會議是向醫(yī)務人員宣教控煙行動的很好時機,應該帶頭作戒煙宣教,使廣大醫(yī)務工作者更加明確煙草的危害以及堅定戒煙的決心,例如“錢江會”就是很好的無煙會議的榜樣。最后,非常重要的是醫(yī)師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應該以身作則,自覺、主動地做控煙行動的先鋒,避免在患者面前樹立吸煙的不良形象,醫(yī)師本身是否吸煙對患者戒煙成功率有重要影響,應利用患者就診時的戒煙干預絕佳時機,及時有效地向患者宣教戒煙益處。 專家簡介 周建慶,現任寧波市李惠利醫(y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寧波市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寧波市醫(yī)學會副會長。從事臨床、教研工作20余年。市內率先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雙腔及生理性起搏術等。尤其擅長冠脈內支架術、起博器安置術及先心病的介入治療。1997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8年獲衛(wèi)生部先進工作者稱號。曾獲省科技進步獎。發(fā)表論文30余篇。 |